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暴太郎戰隊 咚兄弟組,來來來,這世界就是宴會場

 

積欠的清單太多了,有些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
就會不知不覺的爛在日復一日的時光中,不復記憶,
所以還是要乖乖打開筆記本,紀錄點什麼,輸出點什麼才有意義。


最近看完的作品很不少,但是就先從這部特攝作品來啟動日誌吧
暴太郎戰隊是2022年的作品,主筆的編劇是人見人怕(?)的井上敏樹,
依稀記得剛開播的時候我有ON檔追了幾集,好像有留下紀錄↓

網誌連結

以開創性來說,暴太郎這部真的開啟了許多「第一」

1✓戰隊成員彼此互不認識

不認識而且未暴露的時間遠遠超出《獸電戰隊強龍者》的時長。
獸電那部很快就打成一片開開心心集結了,
暴太郎這部也是天天都「打」成一片,這個「打」是動詞(笑)

2✓很少有集結唱名的畫面

因為上述原因,很少集結唱名,
最後還是反派角色要求報上名來才有為數不多的唱名時光,
諧音梗滿滿,聽得懂的話很有趣,
連機器人化要合體時也是花招百出碎語不停,包準笑到肚子痛,
所以有一集難得大家都沒說話,
還被太郎問說「今天怎麼有種詭異的安靜」

3✓登場方式

主角已經不是騎機車或搭電車出場了,直接坐神轎(遠目),
旁邊還有天女散花和天女飛舞呢。
生病的太郎也還是坐神轎登場,
只是扛轎的壯丁變成了流浪漢,天女變成了阿婆,
就連神轎本身都變成破板床了。

4✓敏鬼擅長的亂鬥

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反派,
主角群可以邪化,
敵方也可以加入我方。
看看這個敵方裝甲的華麗度,滿滿的假面騎士感啊(笑)

5✓活著真是不容易

主角群們死了又死真的是看呆我了,
+1的戰士登場弄得像是篡位。
第一次看+1補充戰士加入看得膽顫心驚的。

6✓巨大機器人

一人一機就可以巨大化,
不一定要等合體這點和龍騎士戰隊的設定有點像,
但是一開始很明顯就是把機界的道具搬過來用啊啊啊…

7✓設定超隨便

基本上世界觀抄了8成的《機界戰隊全開者》,
連輔助者(駒木根葵汰)和主據點都直接搬過來用。
隨著劇情推進竟然還發現了(黑)介人與全開彩虹介人的關聯,
史黛西還在番外篇裡友情客串,嗨翻了一群阿姨們。


標題的あばたろう(暴太郎)

結合了虛擬化身AVATA和狂暴:暴れる(あばれる)的雙重意義,
戴上VR眼鏡之後就可以看到兩個重疊的世界,
一個是普通人的世界,另一個則是更高維度的「腦人」們的世界,
腦人的世界靠著人類世界的波動支撐,
腦人有時候也會偽裝成人類在人類世界裡面生活工作當暗樁。
但是太過強烈的慾望則會擾動腦人世界們的運行,
所以腦人長老院派駐三名執行官駐守人間,
以便隨時抹消對腦人世界不利的、慾望罪孽深重的人類。
腦人圈養著人類、觀察著人類,
這種手段簡直就是MACROSS7裡靈魂農場的概念。
但是看似無所不能的腦人其實各個都有所缺陷,
有的腦人無法透過自己「創造」東西,無法靈光乍現的孕育藝術;
有的腦人欠缺情緒與感受,不會笑不懂哭、不懂愛、無法理解幸福,
一個個活的都像工具人或者說機器人。


戰隊這方除了太郎之外各個都是普通人,
某年某月某一天,
突然被APP選上「開眼」,送你一副VR眼鏡,
讓你看清這個世界之上還有腦人的維度,
而腦人們一旦被識破真身,
會想要優先排除(確認)能看透真相的除了那個永遠長不大的死神高中生外,
還有何方神聖?
孰不知盡是群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卻很有韌性的人類:
已婚以妻為尊、在公司裡不受重視、
有時內心會化為惡鬼的人夫上班族雉野剛(雉雞);


繼承(?)了獨棟宅邸鎮日都在追求侘寂境界、
摸到錢幣會受到一萬點傷害的俳句詩人猿原真一(日本猿猴);
(皮套超可愛,除了與素身完全搭不上線的肌肉外,還有紅屁股喔!)

每天都兢兢業業的畫漫畫,
以史上最年少之姿斬獲漫畫新人獎,
卻在一夕之間失去所有還被笑稱為抄襲女的鬼頭遙(鬼妹);
(鬼妹皮套演員的動作超可愛,角是特色)


一刻不停保守秘密的逃亡,
只為能再與所愛之人重聚的劇場演員犬塚翼(狗),


據說在選定這批成員之前,已經有粗估5000人曾獲得力量後又失去,
只因他們無法把這份力量用在正途上……
等等,這真的不是沙海計畫嗎?

回歸正題,光看括號內的文字是不是有點感覺,

雉雞、狗、猴子和鬼,組成的關鍵字就是桃太郎童話啊,
只是其中一個從被討伐的轉變成了我方戰鬥人員,
鬼妹也有一度懷疑自己是否就是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最終BOSS。
(鬼妹的確是這代裡面唯一一個正常人)

統轄他們的是桃井太郎,生自腦人世界的咚王室,


咚王室一直在腦人世界裡提倡不該有什麼靈魂農場、
而是應該與人類共存、互敬互助,
但這個想法被自視甚高的腦人世界否決,
咚王室遭到推翻→抹殺,
僥倖逃生的後裔就乘著桃子漂啊咚的來到人類世界,
被桃井陣撿到並撫養長大,
長成了一個不懂幸福、卻希望為大家帶去幸福、
進而理解(模擬)幸福體驗的白熊快遞員。

令人意外的是,咚王室的遺孤不是只有桃井太郎一人,
還有另外一顆桃漂啊咚的被華果村的駐在警察撿到,
從小就彷彿背負了「拯救世界成為英雄!」這般使命,
在窮鄉僻壤長大的雙重人格少年桃谷次郎,
屢次刷新了我驚愕到下巴脫臼的紀錄。


但是我真正想說的是

暴太郎戰隊根本就是一部披著童話和戰隊皮的鬼故事啊!

其中充滿了太多成年人(?)的惡意與赤裸現實的揭露。

首先,我方的太郎根本不是人(淚),
他被陣教導得很好,既溫柔又體貼,
雖然直白了點、不會說謊了點(他患有一種一說謊就會死的病),
但是日復一日的希望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與幫助為大家帶去幸福,
但是這種指正與幫忙經年累月發酵下來全變成了困擾與反感,
以致太郎的幼年期生活,
除了陣與獨角仙小吉之外,再無其他朋友,
生日宴會上雖然陣幫他準備了一整桌的大餐和蛋糕,
最後吹蠟燭時仍只有他們父子二人,
以及陣善意的謊言:
大家只是臨時有事情不能來,內心一定是想來幫太郎慶祝的。
可能是身為腦人的缺陷(?),雙重人格的症頭在太郎身上也有,
只是他是顯現在變身後,
會變成哈哈哈大將,以及完全捨去對平輩、長輩的尊重及敬稱,
把隊員們統一叫做侍從(お供たち(おともたち)),
還會以訓練大義之名行攻擊之實。
TV版的結局令人不勝唏噓,
歷經了一年時間,
終於把暴太郎戰隊整合完成、
讓腦人擁有了情感與夢想、
讓隊員們在不幸的命運擺布中逐漸成長堅定心志的太郎,
最後的結局竟然是記憶清零的脫離戰局,
美其名是讓奮鬥了一整年的戰士好好休息,
但是被清除記憶、燃燒殆盡的太郎不只再也記不得與鬼妹、犬哥、猿兄和雉雞共戰共歷的點點滴滴,連相知相惜的索諾伊、甚至是一路伴隨他成長的養父陣他都忘得一乾二淨,害我對編劇恨的牙癢癢,簡直就是一路玩到結局了才發現來不及收尾的急就章結局。
好吧,一路唬到結局發現每條線都很草率但是都有帶到,
也不是不能佩服一下敏鬼(遠目),
雖然每一集都很有梗也有看到哈哈大笑的地方,
但真的還是好希望敏鬼再多用心雕琢一點劇情,
還是說這已經是Z世代開展習慣的模式了?
(飾演太郎養父陣的和田聰宏,餵了很多謎團與眼淚給觀眾)

就太郎被格式化的結局來看,
腦人世界真的頗有一點延續了上個世界(機界戰隊全開者)的味道,
雖然沒有明說(我覺得敏鬼有可能就是懶得說、不想說、隨便說),
但腦人的世界設定很機械電腦化,
無論是排除、抹殺,
還是腦人戰士們的命名方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そのイ、ニ、ザ、ㇱ、コ゚、ロク、ナ、ヤ),
再到不懂情感無法創作這部分,都有著人工智慧的影子。
雖然我很開心看到最後一二三都學會了人類的情感,
也很開心小四是由廣瀨智紀出演,
但是懂了情感、
進而愛上被觀察對象的人類的腦人們
就彷彿染上了病毒毫不留情被驅除、排除的這一段,
雖然劇情演繹得無比詼諧,細細想來卻滿心寒冷。

(主角待遇的三、一、二)
(以及漂亮卻神經質的四)


其次是人心有其黑暗面我很能理解,
看似光明正義的戰隊戰士們也有其慾望我也可以認同,
歷代戰隊們也不是都無缺點,
但是雉雞哥的好幾次黑化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黑暗童話降臨般的毛骨悚然。
比如說暴太郎戰隊一開始是與腦人們抗衡,
因為被腦人斬殺的附身鬼沒有第二次機會,
會直接被關入腦人世界的玻璃帷幕中,被擠壓成碎屑
(當然,這個設定最後的最後彷彿吃書了,
包括太郎,那些人都透過了某些特殊手段回到了人世間)。
所以太郎他們要努力趕在腦人之前,斬殺附身鬼,
讓慾望高漲的「鬼」與「人」分離,隨後讓人回歸正常生活。
明知如此,雉雞哥還是在某次事件中阻撓了太郎的絕招,
把附身鬼留給了同在現場伺機而動的索諾伊,
藉此完成了「為美穗報仇」的小小心願……

不對吧雞哥,你的小心願代價是別人的一輩子耶,
這樣真的「盟呆奈」嗎?

如果說《西遊記》裡面的豬八戒反射了全人類的七情六慾,
那麼《暴太郎戰隊》裡面那些俗世的人性就全由雞哥來擔當了,
小人得志氣焰囂張、報老鼠冤、出賣隊友、
專情一致(專心致志到眼裡除了美穗再也放不下其他人,標準的目中無人)、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等等,
一邊讓人點頭心想,我可能也會這樣,
一邊又引以為鑑,我要小心別變成這樣。
這樣的雉雞哥,一而再再而三的變成附身鬼,
三度目的正直在敏鬼主筆的這部作品裡簡直被玩到爐火純青,
雖然我很喜歡三反覆的手法,
之前討論野島伸司的作品時也有稍微分析到這一點,
但是在暴太郎這部裡面我的心情有點複雜,
有時候就是感受到一股敷衍感啊(嘆)。

第三要來提一下本作的追加戰士:桃谷次郎,

作為從小「體內就有一個聲音叫我要成為英雄拯救天下」的偏鄉中二少年,
在家一身七龍珠配色的橘色運動服、外出時打扮的古風又精緻,
頭髮上還有小揪揪的次郎打從一登場就讓我膽戰心驚的。
無論是告別故鄉好友的場景
(三個竹馬以及一個青梅,任誰都沒有把次郎所說的「我將成為英雄」放在心上,大家都用心知肚明的表情陪次郎玩扮家家酒一般,送他出村莊的時候與其說是不捨其實帶了一半的解脫感),
或是初期的格格不入感,
在次郎滿是違和感的詮釋下變成了一種詭異的歪斜整合。


隨著劇情推進,我才知道原來次郎的養父,
雖然是個駐在警察,卻是三大獸人之一的企鵝獸人。
他把自己披著人類外皮養大的次郎視為「繼任者」,
希望透過養大咚家的後裔,在自己死後可以代替他看守獸人之森,
因為獸人也是咚家製作出來的,可悲的人工生命,
咚家有義務有責任守護他們到最後……
而次郎的那些「兒時玩伴」全部都是企鵝獸人幻出的虛擬朋友,
整個村莊的活人(?)其實從頭到尾就只有警察與次郎,
但是透過這樣的「模擬」還是讓次郎獲得了許多社會化與堅韌(?)的精神。

太郎和猿原真一窺見的滿是料理的大房間裡只有次郎一個人對著空氣開心談笑的畫面已經足夠可怕,偶爾閃回的次郎童年玩耍的畫面,四個小夥伴圍著他唱恐怖童謠《籠中鳥》(かごめ)的場景雖然不恐怖但是韻味十足。

我覺得最像恐怖童話的地方則出現在TV本番後的劇場版,

那時候太郎已經被格式化一年,
但是戰隊已經開始出現不穩的徵兆,
所以太郎被格式化封存的記憶也開始鬆動,
來個MIB式的任務告知太郎就恢復記憶了
(苦笑,真想知道那些為TV版結局流下淚水的粉絲們的心境)。
接任太郎率領戰隊的次郎,對
部下(而不是戰友)的管理方式是「照著模板來」,
以及「給予他們最想要的東西」。
照著模板來是指從日常訓練就模擬了各種附身鬼可能襲來的模式,
分別用ABC模式應戰,每個人的站位與火力攻擊都有分配,
看似可以輕鬆取勝對手,
但是夥伴們的默契與臨場發揮就再也無關緊要,
大家都是例行公事的變身→打鬥→脫離戰場各忙各的去。

之所以各忙各的去,

是因為次郎在TV版之後,
分別給了部下(而不是戰友)他們最想要的東西。

與夏美重新攜手開啟幸福婚姻生活的雉野剛,
次郎為他買下了他曾就職的公司,並讓他擔任社長,
雉雞哥整天都忙著小肚雞腸的挑部下(前上司)的毛病,
酸言酸語的挖苦部下希望他多貢獻點業績。

至於夏美(自我)、犬塚翼(前男友)、
鶴獸人(超我)與歷劫歸來後的夏美(本我)以及雉野剛(現男友)的關係感覺值得開一篇專題研討,
雖然不知道這個專題是否會有文字化的一天,在此就先將之暫時放一邊。

曾經可以一整天只靠著空想拉麵過活、
致力追求侘寂之美的猿原真一,
則在次郎的主導下開了一間侘寂塾(補習班),
整日忙著推廣侘寂之美,
自己卻已經久忘吟詩之樂,
猛被問起,總是可以信手捻來的俳句卻顯得異常陌生,不復清貴之樂。

與索諾妮一起因為兌點後遺症背負厄運的犬塚翼好不容易擺脫通緝犯的命運,
次郎為他們出資了一間甜點店,翼擔任主廚、妮負責櫃台,
甜甜蜜蜜又穩定的生活卻沒有讓翼主廚等級的手藝更上層樓,
反而退步成了「普通的好吃(太郎評分標準的25分)」。

成功洗刷汙名重奪漫畫大賞的鬼頭遙,
雖然有嚴厲的主編索諾薩在一旁盯著,
但是也在日復一日多個出版社的編輯
(各個都長得像男公關,是為了跟索諾薩的標準持平嗎?笑)
的吹捧下慢慢迷惘,
雖然歌舞昇平燈紅酒綠(可能沒有喝酒,小遙很乖的),
但卻逐漸對物事失去耐心與興趣。

很久很久以前,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是、不、是、超、級、黑、暗、童、話、的?

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生活之後,
對生命的熱情與探索卻在這樣的日復一日之中消磨殆盡,
讓自己閃閃發光的契機彷彿就存在於不穩定與變革之中。
我個人很欣賞這個劇場版的翻轉,
最喜歡的莫過於犬塚翼和索諾妮印製了兩人愛的大頭貼自己手寫懸賞金到處亂撒重回「逃亡」生涯的畫面,最怨念的莫過於索諾伊還壽於太郎默默登出塵世的畫面了。

總之暴太郎戰隊這部作品雖然沒有讓我特別愛、或是心疼、或是眼睛為之一亮的角色(對,就是沒有龍騎士戰隊裡面一之瀨颯、小蘑菇那種王道小可愛),但是主演群們的表現真的是挺出色的,不失為一部可以哈哈哈一邊笑最後笑著哭的創新之作。


我們也算是結緣了呢。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今日偶遇的,雖然隨處可見但是有點小特別的兩組人

 自娛自樂的產物(笑)

難得外頭不再是雷雨天氣,決定出門走走,
說走走其實也不太精確,
主要是因為向圖書館借閱的書籍到期,
這才不得不逼迫我這個一放假就與沙發融為一體的馬鈴薯出門。

辦完了首要之務,接下來的行程就是去填飽肚子,
決定去附近的麥當勞享受一頓好吃但是熱量也不少的午餐,
我到的早,選了一個靠窗的8人座角落窩著,
右邊早有一組高中生年紀左右的男孩暢談聊天,
安縮於左隅的我開開心心的開啃了屬於自己的午餐。
隨著時間越來越往12點半推移,
內用區益發一位難求,
8人座向來是併桌的熱門景點,
我也不以為意,安靜的吃著我的午餐。

突然,一個聲音劃破寂靜傳入我耳中,
是個穿著羽絨外套的小男孩,
用成熟而略帶命令口吻的語氣,對著一個穿著呢絨外套的大個子說:
「你坐這裡。」
大個子依言乖乖坐下,
若是正常情境,我大概還著迷於手機世界與嘴中滋味不會抬頭吧,
雖然訝異於立場角色彷彿倒錯的話語,也不至於對併桌的對象投以太多的關注。

但是,對面坐下來的二位開始悶咳,
這可馬上觸動了我脆弱神經的警鈴,
開始鞏固地盤,把餐盤和開放式的醬料飲料食物往自己的方向拉一拉,
一邊想著為什麼這兩位咳嗽都不做遮掩的....
小孩子是盯著手機、大個子也盯著手機,
為什麼就是舉舉手遮個嘴也懶呢?
不經意地瞄了一眼,
立刻就發現大個子的眼神不對勁,
頭部的比例也有點異常,
朝著我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大個子頭上有努力過的、開刀的勳章,
而且他左手似乎不太方便,
神智上和我以往知道的,自閉症的孩子有點點類似,
喜歡看重複且規律的影片,如電車、捷運的實況畫面。
雖然知道他情況特殊,但是我真的不想坐在咳嗽中人對面的這種高危地區啊。

正當我開始胡吃海喝加速消滅我的食物的同時,
兩兄弟的母親登場了,
原來她方才是先打發兄弟上來尋覓座位,現在訂好餐了要來叫弟弟一起下去幫忙端餐點
(雖然麥當當最近也有送餐服務了,不過看起來母子三人並沒有使用這項貼心幫助)
與薯條奮鬥中,
我發現這位母親也算有耐心,
只是耳力似乎不太好,
大個子雖然腦部開過刀,但是講單字還是挺清楚的,
坐在他對面的我都可以聽清楚他想吃大麥克,
弟弟的口齒也清晰,
只是母親同一個問題彷彿都要問3次才能抓住真義,
同樣,她覺得重要的事情也會不厭其煩的交代3次以上,
兩個孩子都依循著母親的指示乖巧進食,我其實有點佩服她。
尤其是在她選擇優先協助大個子進食的時候,
要是我,
我鐵定先塞兩根薯條進嘴裡嚼嚼再一邊餵他。

從可能病毒區落荒而逃後,
我去附近的超商拿之前在群組內訂購的商品。
現在的超商服務超好,為了培養忠實(?)顧客,
不只推出優惠商品,
還讓我這種奧客可以先在群組內預定,
等貨到了他們挑揀好,再通知客人去取貨付款即可。
我一直都是這種特權的愛用者。

今日踏進熟悉的店鋪,櫃台內站的是兩位不熟悉的店員,
從年齡上看得出來都是再就業者,
阿姨對補貨中的叔叔喊:你先掃進貨,我等下一起來幫忙上架,這樣速度比較快。
我心想,哇,看起來阿姨也是挺幹練的呢,那應該沒問題吧。

乖乖排隊到了我的時候,
我向櫃台阿姨表明來意:我要拿群組內預定的商品(未結帳),
阿姨突然用一種聽火星文的表情看我,
接下來問:你住的遠嗎?要不你等晚班再過來拿?
我表面的從容瞬間垮台。

只好發揮我以往觀察到的細節,
跟阿姨說明群組內的訂購會寫在哪個本子,
撿貨好的商品會放在哪裡哪裡之類,
還一邊打開LINE群組確定我自己到底訂了什麼商品,
還好一陣手忙腳亂之後順利找到商品也結了帳。

我佩服阿姨的地方在於,
雖然我的突襲是她交班時沒有被告知的資訊,
她的提案我也不接受(我今天就只想出這麼一趟門.....)
雖然當下很像無頭蒼蠅四處查找,
還在那邊一個商品一個商品拿起來問我:是這個嗎(不是喔),
但是這個過程中她沒有慌亂也沒有不耐煩,
還是穩穩的消化掉了排隊的人潮以及我的訂單,
處理完之後我請她確認訂購本上我的名字,
同時把她一開始沒有發現到的袋上訂購人姓名指給她看,
她的表情是「好的下次我就知道了」
而不是「天啊拜託下次別來了」
這種積極的心態真的值得借鏡學習~~

嗯,雖然都是學習與佩服的心情,
但是,
真的下次別這樣折騰我啦~~~~~~~(大笑)

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特攝] ULTRAMAN ARC‧亞刻奧特曼

原本不期不待,
被我一邊打瞌睡一邊滑手機看完的新生代奧,
沒想到上網找評價的時候,
才赫然發現自己沒有用正確的方式理解這部作品,
回頭看了前面幾集,發現網友的平反果然有其原由。

ARC這部作品乍看之下就是王道的路線,
聖母般的主角救世愛人,
犧牲自己拯救世界卻一路與一身傷痛苦苦掙扎,
就連怪獸都偏子供向,
所以前段我實在是看得有點無感,
後半段本來是大爆點卻有著說不上來的倉促感,
就連與BLAZRA的連動集都做得不上不下的...
BOSS更是花了半集就打倒了,
簡單來說是真的有點頭重腳輕,
但是不經意賣腐的部分和隊員們之間的羈絆我還是看得很開心,
雖然整體評價真的連去年的BLAZRA一半都不到....

但是透過網友的分析,
我才發現ARC裡關於主角飛世優馬(ひせ.ユウマ)的命題,
或許是三我的爭論。

優馬原本生活在一個隨處可見的普通幸福家庭裡,
有疼愛自己的父母,
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是隨著7歲那年遭遇的K-DAY一切隨之崩塌,
父母死於怪獸帶來的山林崩塌之中,
自己飽受PTSD之苦,
不只看到怪獸會有應激反應,還充滿了對自己的不自信,
起因或許是因為他對每個人說,K-DAY時是光之巨人拯救了自己,
但是身邊所有人都覺得這不過就是7歲小孩的一場夢境罷了。
後來好不容易看了恐龍博士的書、影片,
努力把怪獸看成另一種「生物」,
慢慢克服了對怪獸的恐懼與失去家人的寂寞,
心想著要幫助其他與自己一樣可能遭遇不幸的人而投身怪獸防災研究所(SKIP),
首次去SKIP報到的那天就是K-DAY來襲的日子,同時也是雙親的忌日,
與此同時又有新的怪獸來襲,而優馬發現自己身上彷彿有可以借助的某種力量......

非常有趣的地方在於,
ARC的前半段,
奧只有在鏡像世界裡面才能與優馬正常對話(使用的還是優馬父親的聲音),
現身於現實世界時奧都講外星語(笑)←這也導致後面的故事中出現了如何與奧溝通的難題,
或許可以理解成:
優馬是自我,有經歷充分的社會化與現實摧殘,
鏡中的ARC是超我,為優馬帶來神性的力量,引導他不斷突破與成長,
但是優馬的慾望本我部份,卻是極度被壓抑的,
優馬幾乎沒有個人的慾望與想法,
在全篇25的故事中,他只表現出了很少很少的個人情感,
比如第二集中說出的「首先是相信別人」(相信小男孩所描述的童話故事)
又比如說他是一個幾乎沒有個人嗜好與興趣的主角,
柊還有深愛咖啡、所長有一提到地質學與化石就停不下來的趨勢、
凜有對這座城市與機械的熱愛,
優馬卻幾乎什麼都沒有,唯一可知的是他小時候喜歡畫畫,
7歲那年的寫生,以及後來「繪」出了ARC形象,
就是他所展示的為數不多的自我了。

回應到優馬常常說給自己聽的、同時也是父親遺言的那句:
「不要停下來,優馬!!(走れ!ユウマ)」
其實也是一句命令句,表示優馬的本我基本上停在了7歲創傷的那一天,
變得只懂得回應別人的期待而行動而「成長」,
包含月光魔方出現的那集,也是因為受到了夢裡母親的囑託與霍姆加精靈的斥喝,
他才稍微把需守護的對象從「人」擴大成「全體(みんな)」
又或者是每一集預告的台詞:
釋放你的想像力吧!優馬(想像力を解き放て)也是一句祈使句,
優馬的自我回應著這些期望長大,
但是他的本我可能一直都迷惘徘徊於過去,
這也導致了在大結局前他差點在夢境中受到引誘,說出與ARC分離的話語。

至於ARC雖然是神性的超我,
但是他一味的只想撫去優馬的創痛,
以至於他也害怕優馬本我的覺醒,所以遲遲不敢說出K-DAY的真相,
本我與超我的極度疏離,最終在自我的調和下達成和解,
或許才能造就劇場版中未來的那個優馬的從容。

掌握了這個前提再回去看這部作品,
瞬間變得有趣多了,
相較於對自己專業領域非常有自信的所長、凜與柊,
優馬雖然是怪獸生物學專業,
但是下意識還是覺得自己遠遠不及宇宙防衛隊的柊,
就連與市民互動的時候,都是把柊或凜推出來當形象大使,
自己甘於當個背景板(這樣才方便開溜找時間變身是吧....)
他是一個很無色的主角,就連ARC的招式都有很多讓人聯想到鏡的設計,
總是映出周遭景色的優馬,到底什麼時候才是發自內心的「想」呢。

網友說,
優馬的形象塑造是一個被模糊了界限的圓,
他這25集的行為軌跡更多的是為了迴避過去的痛苦,
不去想、總在思考之前讓身體先動起來、
率先奔赴其他正在遭受怪獸帶來的災難之人的身邊,
猛一回頭,他已經走到比原先自己預期所能抵達的更遠的地方,
甚至推己及人的把這份憾痛轉為大愛,在最後選擇陪同ARC(盧提昂)去拯救他的星系,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
盧提昂每次的變身抱抱,以及最後大結局中的回眸,
才能如此撼動我吧~

追記:
寫完這篇網誌之後我又回去跳著看了看肉身的部分,
發現了另一個從第一集就開始鋪排,但是原先我卻沒有那麼注意的點。
優馬和ARC的變身連動,
是優馬先拿出魔方確認ARC的心意(意識),
爾後從體內喚出變身器來變身,
那個變身器也就是ARC的胸口時計,
是一顆空洞的心臟,要填入魔方後才完整,
呼應到人物,
優馬創痛空白的內心,因為有了ARC有了自己的想像力才鮮活而且完整。
但是優馬真的有豐富的想像力嗎?
在スイード給優馬編織的、能與父母一同生活的那個幻境中,
明顯的全是空景,
比如空無一物只擺了一張大床的臥室、
空無一物只放了一罐無色礦泉水的冰箱,
幻境母親站在空無一物的廚房裡問優馬早餐想吃麵包還是白米飯,
父親端著空無一物的飯碗想像著滿桌佳餚對優馬碎念人是鐵飯是鋼,
這裡的設計真的很值得玩味。

以及,變身器明明是心,
優馬卻對於揭露本心有明顯的抗拒,
幻境之後被柊與所長、凜救出來的優馬,
雖然滿身瘡痍,
但是聽到スイード挑釁的對同伴們說「你們的好夥伴(優馬)方才可是做了個好夢呢」時
明顯的瑟縮了一下,眼睛看向無人的空處,
彷彿是怕有人會因此責備於展露了本我本心的自己一樣,
回應到我寫這篇心得討論的命題,真的十分趣味盎然。

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

圓圈‧まる‧〇


好久好久沒有打開網誌了,
但還是希望在心裡這份悸動淡化消失之前,稍微留下一點紀錄。

今天進電影院去看剛主演的電影了,
是他睽違27年主演的電影,
雖然在日本上映時,就已經稍微讀過一些關於本作的報導,
但是我得說,知道和看到、感受到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先說結論,
這部果然是有著濃濃日本味的電影,
片裡漂浮的日式的哀愁與淡淡的無可奈何,
生活日復一日的消耗與弔詭,以及「到底是這世界有病還是我有病」的疑問,
通過每一個鏡頭與台詞,直擊了我的內心,
然後,再次深刻感受導演所說的「只有堂本剛才詮釋得出來的濃豔的哀愁感」所指為何。

這部的劇情真的很單純,
只要看過劇情簡介,
任何人都可以猜想故事的走勢與發展,
但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沒有標準答案,
只能在別人對自己、自己對自己的提問中,
孤獨的摸索未來的模樣。

「藝術匠人」澤田委身於知名現代藝術家秋元的麾下工作,
但是秋元這個人又暴躁又愛壓榨旗下員工,
甚至將員工們的發想與心血據為己有,
澤田雖早已認命,但是還是會忍不住有負面情緒,
覺得自己就像那群在大雨中逆風飛行的鳥兒一樣,
得忍受彷彿永不停歇的暴雨濡濕一切,垂頭喪氣的撫去拍到眼裡的雨水繼續前行,
過度寄託情感的後果就是摔車,
順便摔斷了慣用的右手,連個匠人都當不成,
只能回家自己吃自己。

也因此,他多了很多與原本生活圈之外的人的交流。
比如之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日日發出哀號與暴怒怨言的惡(?)鄰居
比如無比正向陽光的緬甸人超商打工仔
比如一個看似只會背圓周率但實為茶道大師的怪老頭
比如神秘的二手舊物店長等等
這些人撐起了澤田的生活,
也推動了他生活的傾斜(笑)與變化,以及後來的煥然新生,

說真的,
我非常非常有感的地方就在於,我真的看不懂現代藝術,
「藝術」這種東西真的就是商業操作與炒作我極度認同,
只要有人吹捧,
作品甚至能跳脫作者原本的想像與框架,
有著事前完全想像不到的解讀空間,
也就是說,
作者雖然是催生「作品」的父母,
但是作品被解讀成何種文本,可就不是原生父母說了算了,
這種後設的詮釋方式我很喜歡,也覺得十分貼切,
現代藝術或是NFT的模式,我是真的理解不能。
實在是想給早乙女太一一個拇指,他每次出場,露出的笑容都能讓我心底發寒好久。

劇中每個看似無意義的對話,
其實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
比如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在這個世道裡反而容易遭受別人嘲笑;
或者人一到中年,就只能開始在別人身上尋找成就感之類的,
直面靈魂的拷問層出不窮,但是我也和澤田一樣,
忙到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

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提問,
莫過於迫切想要出人頭地,
希望有朝一日能用自己的漫畫改變世界、現實中卻只能忍受別人刺骨椎心的目光(暫時)當個外送員的鄰居橫山的那個關於兩成的螞蟻的提問吧,
橫山說,
我們對工蟻的印象就是牠們總是辛勤不斷的勞動工作著,
但是事實上,蟻群中會有大約兩成的工蟻是不工作的,
每天混吃等死就像我們這些敗犬一樣,
一事無成。
但是如果驅逐了這兩成不工作的工蟻,
蟻群內又會慢慢產生兩成不工作的工蟻,
就算自己有用漫畫改變世界的抱負,但是在旁人的眼裡,
自己彷彿就是那兩成不事生產的工蟻一樣。

澤田第一次尚且無法好好的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來回應橫山,
但是我在這邊就已經被觸動了,
要如何定義「成功」?
是投注所有在自己所喜歡的事物上,
還是有賺到錢有「生產值」
還是要變的具有知名度?
隨之而來的框架與各方的期望值,
順應而生的我還是我嗎?
就算真的回答了,
也會有人跟你說「那不是你,至少,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你』。」

所以第二次,澤田總算整理好自己的想法正式回應橫山的時候,
我根本爆哭到停不下來
他說,他也知道他做的事情在世人眼哩,
彷彿就是那兩成不工作的工蟻一樣,
但是他就只是,有著無法停下的慾望
因為繪畫是他唯一能宣洩這份情感的管道啊。
這份無法抑制的衝動,或許就是人身而為人、或者是我身為我的獨特。

導演曾在訪談中說到,
澤田這個角色是只有堂本剛才能詮釋出來的,
我也深有所感,
澤田的問題是我這種平凡人物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
有時候也會遇到這種日復一日除了嘆氣沒有其他方法的困境,
我在澤田身上除了看到我自己
同時也看到了在框架中力求突破、曾經苦苦掙扎的剛的身影,
所以觀影後,
我感慨的對朋友說
我都不知道是澤田來自靈魂的拷問觸動了我
還是堂本剛寄宿在澤田身上的影子令我心疼不已,
雖然對話常有日式的怪誕與冷笑話,
但是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
我還想再好好品味其中韻味。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
是超正向超商打工仔森崎溫帶著淡淡苦笑地回應澤田的那句「你真的超級積極正向呢」時
他說「沒辦法,因為不這樣就真的撐不下去了」了
對啊
我們臉上的微笑,
有時候都是給自己的鼓舞與最後的武器,
失去微笑與積極的時候,
我們內心的黑洞與痛苦又該往何處宣洩呢?

我非常喜歡這部作品對社會議題與命題的處理,
很有禪味,箇中滋味堪比頓悟後的解脫與爽快,
比如澤田在日復一日的傾斜軋音與隔壁鄰居製造出來的雜音爆音中,
反覆唸給自己聽的就是《平家物語》的開卷文:
祇園精舍之鐘聲,有諸行無常之響; 沙羅雙樹之花色,顯盛者必衰之理。
我根本就把這個當成佛經理解了,剛的聲音在一片漆黑寂靜中響起時,
瞬間把我拉到了平安神宮的廣場,彷彿可以看到映著火光祈喃自禱酬神迎賓的剛的身影。
又或者是對「圓」的解釋與說明,
雖然禪味的解釋很多種,
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最簡潔有力的譬喻與意象,
那就是甜饅頭與洞(笑),
繁華歸簡,破立新生,
希望我們內心的躁動鬱悶與不安,都能這樣,
在思考過後好好尋覓出屬於自己的解答,安放之。

對了,
片尾曲是剛所重新詮釋的《街》movie ver.
第一句歌詞在影廳內響起時,
那股穿透力與悠遠空靈的聲音就令我整個人震撼不已,
當然一邊看著歌詞,
一邊與剛憐憫鼓舞著那個虛構的少年時
我又是哭的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
(但是我眼光覺得我身邊的男生也在吸鼻子,應該不是只有我有感覺)
雖然不是什麼動作爽片,但是真的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色彩,
是很可圈可點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