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移獵蠻荒》的評論,
找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順手轉貼過來。
原文網址
傳說,在並不遙遠的未來,人類文明毀滅了,
廢墟上的人類,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昔的記憶,
以無元紀年的方式記錄時間的流逝。
無元四世紀,一場驚天動地的海嘯摧毀了賀如島上無數人的生命,
也打亂了三個年輕人充滿希望的人生——
「大浪為他們打開了通往武學與世界的大門,
也把他們推入了聖島、合成人、舊皇朝的激鬥漩渦」……
這,便是台灣作家莫仁在其玄幻小說《移獵蠻荒》中所構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移獵蠻荒》一書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於2005年1月出版,該書和其他網路上流行的玄幻故事一樣,既不同於要求嚴謹科學性和較強文學性的科幻小說,也有異於按照既定的邏輯關係嚴密編織故事的奇幻小說,還有別於以中國古典文化為背景的武俠小說,更區別於講究語言、結構、意義的純文學作品,想像上天入地、時空大開大闔、武功離奇古怪、人物飄忽不定、文字隨意空靈、結構散漫自由……它雖然動用了科幻、魔幻、武俠、恐怖、言情等各種類型文學的所有元素,但卻無視這些類型文學的創作遊戲規則,寫法隨意自由到極致——甚至包容了許多被正統文學評論家視為「垃圾」的素材原料(比如有些玄幻小說也融入色情因素,這也是為什麼玄幻小說難登大雅之堂,難與科幻、魔幻相比肩的原因)。然而,這種無拘無束的文學樣式,在網上卻擁有遠遠超出於其他文體的讀者。上網查一查就會瞭解到,莫仁的作品和黃易的作品一樣,受到網友們的熱烈追捧。
當然,藐視規則並不等同於無規則,事實上,越是流傳得廣的玄幻小說,越是遵守一些不被其他文體所重視的規則:比如強調對讀者心理慾望的滿足、強調速食式的快節奏、強調想像的誇張性、強調作品語言快感、強調市場性……在莫仁的《移獵蠻荒》中,莫仁自己還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時間系統:莫仁構想的無元世紀時間平臺曆經千年——從21世紀一直到未來。在這個時間軸上,除了《移獵蠻荒》系列以外,還有《人生如夢》、《風起雲湧》、《星戰英雄》、《星路迷蹤》等多部系列,作品字數長達數百萬字。和一般的玄幻小說不同的是,作者在編織情節時也是非常精細的,有他自成體系的一套規則:比如武功練級的脈落、比如人物之間的關係、比如新大陸與舊大陸的離散分合、比如科技與蠻荒並列的世界觀……作品的結構也相對嚴謹。另外,作者儘量避免普通玄幻小說「垃圾元素」的運用,比如通篇沒有什麼色情描寫,人物間的愛情比較純潔,沒有太暴力的場面等等,正是因為作者的寫作自覺,可以使它從「下三濫」的民間作品裏解脫出來,被大陸的出版社,尤其是上海文化出版社這樣強調一定文化品位的出版社所接受並出版,也能在網易等門戶網站上連載並得以流傳。這些寫作經驗,值得有志於玄幻作品創作的同道們借鑒。
撇開作品令人眼花繚亂的情節,潛入其深層探討其精神實質,會發現它的精神實質與當下風靡世界的「新神話主義」浪潮一脈相承。所謂「新神話主義」,是1990年代中後期興起的一種文化浪潮,它以技術發展(尤其是電影特技和電腦技術)為基礎,以幻想為特徵,以傳統幻想作品為摹本,以商業利益和精神消費為最終目的,是多媒體(文學、影視、動漫、繪畫、電腦和網路等等)共生的產物,也是大眾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新神話主義」起源於工業革命時代,最早可溯源至1818年雪萊夫人創作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隨著技術和電影工業的發展,「新神話主義」作品一直作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著,並因為受到消費者的親睞而長盛不衰、常換常新。20世紀「新神話主義」的代表作品有美國30年代後興起的英雄卡通(如《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等等);好萊塢的幻想影片;流行科幻小說;日本幻想動漫;《指環王》、《納尼亞神魔國》等魔幻小說;「龍與地下城」等以紙牌遊戲為基礎的幻想故事;《星球大戰》電影、小說、周邊產品;興起於1980年代的電子遊戲;興起於1990年代中後期的網路遊戲;《哈利波特》等魔幻小說等等。像《移獵蠻荒》這樣的作品,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的「新神話主義」作品,它以中國讀者的閱讀口味為基準,以幻想文學和武俠小說的元素為血肉、以民間話語的言說為軸心、以流行暢銷為目標,滿足的是讀者渴望舒放的心理願望……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玄幻作品才會被各個層次的讀者所接受,為缺少閱讀時間的上班族所樂見,令渴求新奇的幻想愛好者們著迷。
存在即合理,像《移獵蠻荒》這樣既不暴力也不色情,內涵上也倡導積極向上的作品,應當被出版社所重視——更何況其潛在的讀者市場是無比巨大的,這一文體對於渴望創造利潤的中國大陸出版社來說,更不應當被忽視與放棄。
據說中國玄幻作品的作者主要在大陸,而他們的作品大多只能在港臺出版,大陸讀者只能在網路上偶爾「嘗嘗鮮」。或許,《移獵蠻荒》會成為「拋磚引玉」中的一塊「磚」,為中國大陸玄幻作品的出版現狀帶來改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