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這麼久,
終於把三年前XD的【來自硫磺島的信】看完了。
其實我真的不愛戰爭片(我不愛的種類還真多= = )
【搶救雷恩大兵】我也沒有徹底的看完過,
好像兩次,都是停在狙擊手陣亡的地方,就看不下去了,
或許這就是戰爭帶來的悲憤無奈與沉重,
讓不想背負的我,不忍卒睹。
從高中時代接觸到KinKi開始,我就有點親日XD
但是,我不喜歡戰爭、不想背負過去的歷史,是從以前就有的怪癖,
並不是不會為眾多原住民的抗日英雄悲悼,
看到霧社事件的相關報導或是照片,我也會哭= =
我不是因為討厭國民黨而反對國民黨,
也不是想要抹滅228事件或是白色恐怖對現代台灣的影響,
只是覺得,那些都已經過去了,
我,不想背負著上一代的仇恨活著,
我喜歡日本的文化,喜歡日本的音樂,喜歡日本的文學,
雖然日軍的確給台灣帶來過傷害,
但是,造成傷害的與被傷害的,都已經過去了。
就像韓愈在〈祭十二郎文〉裡面說的,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也。
報仇與安慰,都是遺族用以療傷的紓解,不是我的情緒。
(所以我很不喜歡某些人對日本或是韓國的排斥,
要厭惡可以,但是請就眼前的事實去評斷,比起這兩個國家,
我覺得某個親中的皇帝到現在還在做春秋大夢比較該死= =)
或許是因為這樣,我對戰爭片一向頗為苦手,
因為我很常被劇情牽著情緒走,
但是熱血沸騰完,主角終於活下來了,可喜可賀,
但是回頭看看戰役,發現只能用統計數字,
陣亡多少人來概括全部,有時候,在悲壯的戰役過後不到三天,
據點就又拱手讓人,
並非說士兵們的犧牲是沒有意義的,
只是心頭總覺得非常的沉重,因為戰爭就是最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回歸本片心得XD
衝著二宮把整部片看完了,
對戰爭的無奈、悲憤以及無可奈何,以及懼怕,都體現在他飾演的西鄉昇身上了,
同時,還可以看到日本對武士精神、愛國情操的體現,
(以文學理論的角度來說,還可以解讀為:
一、西方國家眼中所見的日本主義(讀者接受理論)
二、日本刻意要呈現給西方國家看的日本精神(東方主義))
武士精神是什麼?看完這部電影,
讓我想到前兩天看到【天地人】裡面,描寫上杉軍死守魚津城的將領的一段。
景勝下令讓在魚津城死守的將領投降,盡可能的保留多一點上杉軍的精銳回到春日山城,
但是那批將領卻說,
我們死守魚津城這麼久,可不是為了能夠苟活下去而等待投降的,
我們會戰到最後一人,因為我們是上杉家的武士。
然後在本丸被攻佔後,在髮上繫上自己的名牌,自盡了。
【來自硫磺島的信】中也有這樣的情節,
在軍事要地摺缽山快要失守時,栗林中將命令軍隊撤退,至北方與大部隊會合,
但是摺缽山的指揮卻不肯服從這個命令,
而是掩蓋消息,叫全部的士兵要光榮的為祖國犧牲,
在缺乏彈藥或機槍的情況下,大多數摺缽山的士兵,
都拉開了手榴彈,將彈藥擁在自己胸前,在山洞裡『光榮』的陣亡了。
西鄉和清水成了唯二撤退到海軍大尉伊藤的士兵,
卻被伊藤認為是不愛國、賣國賊、懦夫,而即將被斬殺,還好被栗林中將制止。
隨著西男爵的赴死,大久保為了掩護兵士的犧牲,
以及伊藤豪情萬丈的「炸掉一台坦克」宣言的出走,
西鄉與清水越來越徬徨,
對對戰國家兵士一無所知的他們,真的要為了祖國的榮光不為人知的死去嗎?
不想死的毫無價值的清水決定投降,
卻死在看守俘虜的美軍槍下。
最後缺糧斷水,已經沒有作戰能力的他們,由栗林領軍發動了全面總攻,
揮舞著日本刀衝向炮火,然後觸地死去,
那種對生命價值的衡斷,真的會讓人懷疑死亡的意義在哪裡。
戰爭是永遠得不到正確解答的東西,
而兵士們所抱持的武士精神與愛國思想,
真的又有崇高到令人可以「朝聞道,夕死可以」的程度嗎?
或許是不值得的,
所以才有那麼多將士在明知情勢已不可為,卻又不敢作出投降的行為下,
選擇一死了之。
尊嚴的死亡,與有意義的活著,個人心中的比重不一樣,
沒有對錯,只是不管哪個選擇都會有懊悔與不甘,
所以西男爵那句「選擇正確的路」讓我很感慨,
只是,武士精神讓許許多多的日本軍士們,
沒有辦法在違背所謂的「義」之下,選擇正確的路。
上杉謙信的義,是義理,也是讓百姓幸福之路。
只是,多數時候的義,都淪為一種口號,或者是集體的號召,反而讓人卑微的死去。
打戰國BASARA的時候達成千人斬是多麼開心高興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代想到真正的戰役裡面,是多麼令人畏懼的一件事情,
當人的死變成數據的時候,其義又何在。
上杉與武田多次的川中島對決,
織田信長崛起的桶狹間之戰,
上杉景勝和景虎的內耗之戰,
爭奪軍略重地的硫磺島之戰,開啟了一個時代也結束了一個時代,
但是,百姓的聲音,又有誰注意。
傷亡對將領來說只是數字,但就是這一張陣亡通知書,奪走了多少家庭的希望。
又爆字數了....
本來寫「記」就是打算一筆帶過而已的說.............
我覺得二宮是主角啦XD
但是全片的精神,還是由栗林中將的信串聯起來的,
在他的信中,可以看出當下日本軍士所懷抱的信念,
也可以看到文化的衝突與明明是朋友,卻得為了祖國而各自為戰的那種沉重,
藉由西男爵的翻譯,
讓日軍反省到,其實他們完全不了解西方國家,
一味罵著對方野蠻散漫,卻不知道,在遠方有著一樣擔心兒子的母親在等候孩子歸來。
整部戲裡面我有兩個哭點XD
一個是當西鄉接到徵召令的那晚,對著妻子花子與肚子裡的寶寶說,
「爸爸跟你說,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的時候,
以及西鄉親眼看到脫隊投降的清水的屍體後,
將清水母親為他縫製的腰帶慢慢覆在他屍體上時,所流下的眼淚。
勢局的詭譎與情勢的多變殘酷,都可以在演員的眼神裡面清楚看到。
我覺得這部戲裡面的演員每個都很到位,也都演繹的很有味道也充分的展現了個人魅力XD
二宮的眼神真的很會說話~~
例如說撤退到伊藤大尉那裡,卻被當作是懦夫即將被斬殺的時候、
或者是用冷冷的眼光看著剛來到隊伍裡報到的清水跳起來甩蜈蚣的時候、
看著同袍因為斷肢大量出血而在短短幾秒內喪命的眼神、
望向清水屍體最後一眼的眼神、
看到栗林中將用來自殺的手槍炫燿式的插在美國大兵腰間時候的眼神,
與在京都的臨行前夜,擁抱著花子時候的眼神,
以及最後,被放在擔架上時望著天際的眼神,
基本上可以稍微代表西鄉那百轉千折的情緒了XD
渡邊謙也是戲精啊!!
雖然很多時候我都看到他在衝來衝去XD
不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身為一個將領不得不背負的重擔,
他不主張自殺式的攻擊,認為要保留兵力用在適當的時機上,
兩次對全軍的宣言,最後都說著,我會在前頭帶領各位,
而他的確也這麼做了,
用盡各種辦法死守、集中兵力到斷糧五天,
最後高舉著日本刀衝在崎嶇的戰場上....時代的精神。
以及,他命令藤田殺了他,藤田卻因為高舉武士刀而率先中彈,死在他面前時候的眼神,
有點像是逃離不了宿命的自嘲。
伊原剛志(西男爵)和尾崎英二郎(大久保)這一對搭檔也是極度的亮眼,
不過要說轉折最大的,還是中村獅童的伊藤大尉XD
要斬殺人的凶狠,
說要炸掉一輛坦克轉身離隊的豪情壯語,
與覓尋不到坦克,發狠在臉上抹血,混在死人堆裡的覺悟,
與一覺醒來後,看到藍天、老鷹時候的茫然,任性的說著坦克怎麼不過來!!
以及最後拋下身上的炸彈,只穿著內衣躲在山洞裡被俘虜時候的呆愣,
我覺得基本上已經把日本人從戰前的意氣滿滿到宣布投降的心態呈現出來了,
伊藤大尉或許代表的就是純正的具有優越感的日本人的寫照。
西鄉代表的則是平民百姓的心情,
栗林與西男爵則是見證了時代與文化的體驗者。
連小兵都很會演戲,融合出了苦悶而寄不到的信。
還蠻好看的,
雖然看完的確會悶悶的,
但這也的確就是戰爭帶來的後遺症啊XD
連結:貞貞的【來自硫磺島的信】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