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著看了兩本敘述性詭計的小說,
我覺得我的頭要炸開了~XD
以下都是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喔!!
以我的智商來說,
上一本《殺戮之病》對我來說比較好理解,
裡面摻入了大量對犯罪現場、心理的揣摩,揭開真相時的錯愕與痛快,
都是一種很暢快的閱讀經驗。
相對來說,
歌野晶午的《櫻樹抽芽時,想你》就一開始來說,讀起來反而比較像是文學小說,現實的描述與類似夢境的小段文字交錯,大量看似只有小部分交集的篇章摻雜在「我」的故事之外,讓我一開始很不能進入狀況。嚴格說起來是進入狀況後仍然搞不清楚這兩者的交集在哪裡。
總長375頁的小說,我到331頁才突然發現這兩者的交集(被騙的夠久了XD)
↑我覺得我讀推理小說通常都會被騙到最後一刻.....《流星之絆》是、《殺戮之病》也如此,《櫻樹》這一本也是如此,看樣子我是不可能有成為名偵探的一天了。
《殺戮之病》是利用留白的空間與某人的缺席達成敘述性詭計,
而《櫻樹》這一本則是巧妙的利用了對稱謂的描述與對人物行為的敘寫,造成印象上的錯覺與指涉,雖然心中隱隱約約會有嫌犯的影子,不過在真相揭曉前,還是很難把A和B連結在一起。
我覺得這本小說裡面最容易誤導讀者的就在於作者幫登場人物安排的身分。
我=成瀨將虎=阿清的學長,而阿清正是青山高中的學生。
這個關係,加上「我」出沒的地點是在健身俱樂部、頭髮長到可以用橡皮筋束起......又會去找女人玩耍...充沛的體力、行動力,加上「比對出來」的年齡,怎麼想.....都會覺得成瀨是個相對年輕的小夥子XD
錯!!!!!!
就是這種比對害死人XD
人物的關係在這本小說裡面偶爾錯錯沒關係,不過那種比較出來的年齡一旦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了,就會一路錯到底了,因為「基準」一開始就設定錯了啊(笑)。
寫心得的時候我回去翻了一下,
我發現這本小說裡面真的超愛玩比對年齡,還有「稱謂」的詭計。
像他描述麻宮櫻初登場的形象是:
身高不足一百五十公分,體重看來大概四十公斤左右。頭髮是發亮的茶色,身穿白色無袖洋裝......足蹬低跟鞋。
光看對麻宮櫻的描述可能還不會這麼快落入陷阱,不過作者常在敘述間把「人生中的某個階段」拿出來當成對照表,很容易就會被騙上當了。如他寫到關於將虎和妹妹綾乃住在一起的原因:
根據妹妹的說法是放不下連做個像樣的料理都不會的哥哥,在我而言是不放心女人獨居生活。前幾年父母相繼過世,更早之前哥哥在我還在讀高中前就去世了,是在就讀東京大學時早逝的。
以及寫到關於綾乃的描述:
綾乃比我小兩歲,從都立三田高中畢業後曾是丸之內的粉領族,現在則是無業。......鏡中的綾乃,一頭燙過的金色捲髮,髮尾上還有紅色挑染。
以上的段落不斷出現高中、染髮或者一般我們以為比較常出現在年輕人身上的形容詞,更早之前對久高愛子的描述也是混亂讀者判斷力的要點之一:
淡綠色無袖上衣外罩著伊健蕾絲開襟外套,還戴著一頂寬邊的遮楊帽。想必只是稍微到室外露臉也擔心曬黑吧,果然是大家閨秀,畢竟祖孫三代都領有聖心的血統證明書。
看到祖孫三代,不知道為什麼總會覺得這個主詞是孫女(笑),應該是衣著引起的錯覺吧?!以及說到愛子為什麼好一陣子沒到健身俱樂部去運動的原因是:
我家爺爺去世了。
以及請將虎和阿清進入屋裡上香時所喊的:媽媽,我請客人進來了,麻煩拿冷飲來。
很徹底的玩了一手詭計啊!!
真相揭曉後我回頭看,的確,因為是由將虎的「我」視角看出去,以他的年齡和心態來說,很多人都比他還年輕,而日語裡面對家人的稱呼更助長了迷團的鋪陳,玩的漂亮,我輸了......
《櫻樹抽芽時,想你》的主角群都是一群阿公阿嬤啦!!!!!!!!
一般來說,看到「我家爺爺」時想到的都是我「的」爺爺、看到「媽媽」時都會以為是主詞的媽媽,可是...其實那是對家人很親暱的稱呼,
うちのじいさん=孫子的爺爺=我的老公,媽媽=孩子的媽媽=我的女兒,
妙!!光這個稱謂就足以扭曲很多對年齡的猜想了,加上以將虎的眼光來看女性,每位都是很有魅力的女性,時髦的打扮與行為,都給讀者一種很年輕的錯覺,而其實讀者所以為的關係,都是錯認XD
我又像讀《殺戮之病》的時候一樣,弄錯了人物的關係啊= = 進而錯設了人物的基準年齡.......就算出場人物很多,歌野晶午也描述的讓人不能察覺突兀感....譬如說後來出場的安野士郎...他雖然稱呼成瀨將虎為老師,在成瀨將虎看來,「人生的前輩要叫自己老師,心裡總有些怪怪的。」會讓我誤以為安老的年齡大成瀨很多(其實...並沒有差多少,只是這樣的描述會讓讀者以為年齡的差距很大)。其實要到最後結尾,作者才寫出確切的主角年齡.....那個落差之大,會讓人一再回去閱讀文字,以為是自己眼花XD
雖然穿插在主線中的事件很多,不過那樣的描述清晰的彷彿昨日,所以也只是更加誤導我對主角年齡的假定而已........太可恨了XD
雖然我也曾經對成瀨將虎那多的數不完的經歷感到疑惑,不過看到他對租屋處的描述(小小間、三萬元,住滿了對未來還有夢想的年輕學生),很容易就會把將虎與年輕劃上等號,加上將虎的偵探行為,能有保持冷靜不被文字誤導的讀者嗎?讓我佩服一下吧。
追查保險金殺人的線索是故事主線、將虎那迷幻的夢境則是懸而未決的懸念(看完之後我仍然對那些片段的夢境不甚明瞭.....),古屋節子的獨白則是把故事主線割裂的線索,這條支線一直到最後才與主線合流,給讀者恍然大悟的感覺。而將虎曾經參與過的、年少時的偵探活動,則是用來混淆讀者的時間感的~~XD
看完之後,我對作者那種拿捏語句的成熟度大感佩服,有些時候明明是回想過去的片段,卻因為那描述起來的記憶太過鮮明,而使讀者以為那是不久之前發生的事情,自行把中間的時間差去除,混淆的時間觀、人物稱謂關係的誤導,呈現出了很完美的小說。
雖然這是難得一見的佳作,不過或許是因為愛情成分比較重,又或者是因為我被作者誤導到已經忘了初衷原委,看到最後一頁之後雖然會覺得驚奇,卻沒有太大的感動感覺,因為我很難把最後那段話與書名連接起來?! 應該是我的理解力不夠好~"~ 又或者是因為太想要一口氣讀完造成精神上的疲乏,我覺得這本給我的震撼感不太大,沒有看《流星之絆》那樣渾身毛骨悚然的感覺,也沒有《殺戮之病》那種錯怪好人的驚愕感與錯亂,《櫻樹》這本後半段的抒情....反而讓我覺得有點怪(雖然有救贖.......)可是最後那幾句真的寫的很好:
櫻花落盡的櫻花樹像是被世人遺忘了一般。可是櫻花樹的嫩葉到五月還看得見,所以那之後的櫻花樹還是活著的。........櫻花真的凋零殆盡了嗎?在我而言櫻花還盛開著......如果有人只想在賞花後就熱熱鬧鬧的鬧一場的話,就隨他們去。一生之中總會碰上這樣的季節。......不過我知道,即使是此刻櫻樹仍然活著;它那已經染上紅黃色的樹葉,就算秋風無情吹襲,也不會那麼簡單就掉落。
不只寫情感,也寫出人就算步入中老年了依然活力四射的模樣,再搭配上書尾那句引述林語堂的文字:
人生的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裡,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
這個結尾收的還算不錯,有愛、溫暖與就贖,以及希望的完結,和一般的推理小說大異其趣,是我覺得特殊有趣的地方~~^^
可是這本適合慢慢看、分段看,不太適合一口氣飆完啦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